卫星授时远程无线高压核相仪是一种利用卫星授时技术实现高精度、远距离电力线路相位核对的专用仪器,其核心作用是通过统一时间基准和无线传输技术,确保电力系统中不同位置的线路相位一致,从而保障并网安全、设备稳定运行及人员作业安全。
一、核心功能
卫星授时同步
仪器内置多模卫星授时模块(如GPS、北斗、GLONASS等),可同时接收多种卫星信号并联合授时,授时精度小于30nS。这一功能确保了不同地点的核相设备(如X接收器、Y接收器)能基于统一时间基准进行测量,消除因时间误差导致的相位差计算偏差。
无线传输与相位对比
发射器采集被测线路的相位和频率信息后,通过无线电波(如315MHz、433MHz频段)发送至接收器。接收器根据卫星授时信息,同步分析两路信号的相位差,实时显示相位值、频率及同相/异相状态(相位差≥30°为异相,<30°为同相)。
多场景核相模式
超远距离核相:利用卫星授时实现跨区域(如500km以上)线路核相,突破传统无线核相仪300米距离限制。
近距离核相:适用于开关柜、环网柜等密闭空间,空旷地面核相距离可达160米。
特殊环境核相:支持地下室、矿井等无卫星信号场景(授时成功后可持续工作30分钟),通过存储数据后续对比实现核相。
二、卫星授时远程无线高压核相仪的核心作用及应用场景
保障电力并网安全
新线路接入:在新建输电线路(如架空线路、电缆)并入电网前,核相仪可确认其相位与电网一致,避免因相位错误导致并网时相间短路或设备损坏。
变压器投运:检测变压器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相位匹配性(如Y/Δ或Δ/Y接线),防止二次侧输出电压相位偏差影响后续设备运行。
发电机并网:确保自备发电机(如工厂、医院备用电源)的频率、电压、相位与主电网同步,避免非同期合闸冲击。
提升检修效率与安全性
线路改造修复:在导线更换、杆位调整或故障修复后,快速排查相位连接错误,减少后续运行故障。
同杆双回线路:非接触式核相可区分多回线路的相位,防止检修时误触异相线路导致触电。
带电作业:在不停电情况下检测线路相位,确定作业范围(如同相/异相导线),满足带电作业安全要求。